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靖雯 潘天舒[1] GUO Jingwen;PAN Tianshu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上海200433
出 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42-50,共9页JOURNAL OF GUANGX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云南大学“深山老林人类学研究学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3D03);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发展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人类学自创立之初便从未停止过对物的研究。物的研究理论的更新与变动,持续丰富人类学的研究与理论体系。在不同的阶段,物的研究所生发出的理论与价值有所差异。物的研究理论经历了从功能主义的附属物到社会生命史视角下的物,再到以物与人交织共生的物观的更新转变过程。近年来的物质文化研究转向以物为中介,讨论物之物性以及人与物的共生关系。人与物在互构互动的过程中建立起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物自身有着不容忽视的力量。追溯物的行动力与能动性,希望反思在物的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主体-客体、自然-文化二元论研究范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