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解析与经验证据——评《数字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福象[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出  处:《江南论坛》2023年第10期87-88,共2页

摘  要:在数智文明时代中,数字技术正悄然与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深度融合,重塑生产和生活方式并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从而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先行物质基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先后发布《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多项文件予以政策支持,并且中国作为轮值主席国牵头制定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数字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借助数字技术进一步落实“普”与“惠”的特性而进行的持续深化,其提供的普惠性、共享性和发展性的金融服务能够成为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力量,因此,梳理和探讨数字普惠金融的社会问题和制度安排十分必要。然而,现有文献真正通过构建兼顾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实情和相关数据真实可得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理论与实证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的现存问题、潜在风险以及现实作用的研究则略显不足。

关 键 词:数字普惠金融 社会化程度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和社会发展 金融服务 经济发展战略 评价指标体系 深度融合 

分 类 号:F49[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8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