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的另一视角解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温旭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900

出  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第36期63-65,共3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Language

基  金:2018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州市从化区第四中学实践教学基地”(编号:粤教高函[2018]179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从儿童心理学及广义的儿童文学视角来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具有童稚之美。其“自然”母题蕴籍悠远;语言表达契合婴幼儿“执劫敏感期”的行为模式;意境呈现朦美,贴近人类“婴儿期失忆”的身心特点与“模糊”的交际策略;句式满足少年“愉悦”的阅读动能;内容彰显时代对儿童读物所要求的“文化”品质。把握上述风格属性,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本、作家的思想魅力,有的放矢地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唤醒学生的率真情感,达到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之目的。

关 键 词:《故都的秋》 童稚美 悠远性 执劫感 朦胧美 

分 类 号:G632.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