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单苗苗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文学院
出 处:《当代文坛》2023年第6期166-171,共6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基 金:河北大学在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助项目“中国古代文学纪实叙事传统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U2022b027。
摘 要:当前的非虚构写作在文本的真实性、思想性以及艺术表现层面,存在普遍局限。非虚构写作强调作者的亲历性、现场感,力图贴近事实,充分追求真实。为此,非虚构写作更多地以满足读者的认知需求为核心,以主观介入为方式来处理现实材料。这种方式带有突出的理性认知和实证主义色彩,导致了文本表达的诸多问题。非虚构写作若要突破上述局限,需要调整对现实的理解与表现方式,借鉴以《史记》为代表的纪实性作品的书写经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9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