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状态五个关键科学问题发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洪建勋 孟萍[1,2] 詹杰 周微红 傅斌[1,2] 万军 包奇昌[1,2] 邓棋卫 陈建章[1,2] 

机构地区:[1]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抚州344000 [2]抚州市中医医院,抚州344000 [3]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合肥230011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3年第7期1706-1707,共2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青年项目(GJJ213315);江西省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第二批)培养计划,江西省中医药科技计划一般项目(2020A0342);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摘  要:中医状态是指在内外环境作用下,人体为适应刺激而表现出的生命态。人体总是通过调整自身的阴阳气血来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而人体阴阳气血的变化又必然在人体外部形成一定的表征,通过对状态表征的把握可以识别状态,故状态可辨。基于状态可辨的基础,根据状态的个体差异性与群体趋同性可将人体状态分类,故状态可分。内外环境刺激通过影响人体阴阳平衡来影响人体状态,那么人体通过改变内外环境刺激就能调整状态,故状态可调。任何一个状态都包含部位、程度、性质三个要素,通过采集和这三要素相关表征参数,即可对状态进行评价,故状态可评。病和证是特殊的状态,属于状态的子集;防治疾病是为了维护健康,这和构建状态学目的一致,故状病相关。文章对“状态可辨”“状态可分”“状态可调”“状态可评”“状病相关”五个关键科学问题进一步发微,以期进一步阐明状态学的科学内涵。

关 键 词:状态可辨 状态可分 状态可调 状态可评 状病相关 

分 类 号:R223[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03[医药卫生—中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