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分析水稻杂种优势及杂交稻改良育种的遗传基础  

Quantitatively analyzing genetic basis of heterosis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in rice hybri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顾周琳 朱舟 Zhoulin Gu;Zhou Zhu(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Molecular Genetics,CAS 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Molecular Plant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 200233,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3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处:《科学通报》2023年第28期3727-3728,共2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上海市“超级博士后”项目(2021389)资助

摘  要:杂种优势指遗传差异的双亲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在生长速率、产量和适应性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该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改良作物的关键农艺性状.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人类日常总卡路里摄入量的21%来自水稻,在东南亚地区该比例更是高达76%[1].由于自花且闭花授粉的习性,水稻异交需要人工去雄和人工授粉.该过程效率较低,限制了杂种优势在水稻中的利用.直到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先生及其助手在野生稻群体中发现了一株天然雄性败育的个体,使得三系配套杂交制种体系从理论走向实践,推动了杂交水稻的商业化发展[2].继半矮秆育种后,杂交稻育种实现了水稻产量的第二次跃升[1].中国杂交稻育种发展历程已有半个世纪,在此期间大量的优良杂交稻品种被培育出来.若能将这些材料的基因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结合表型信息鉴定决定杂种优势形成的关键位点,量化分析相关位点的遗传效应,将有助于理解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规律,从而反哺育种.

关 键 词:杂交制种 人工授粉 三系配套 杂交稻品种 人工去雄 遗传基础 半矮秆 袁隆平 

分 类 号:S51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