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出 处:《艺术科技》2023年第21期160-162,共3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目的:文章旨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他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的保护和传承路径。从数字化社会视角来看,第五代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5)是构建Web内容的一种语言描述方式。方法:文章比较分析传统文化的各类传播方式,发现HTML5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成本低、展示效果佳的优势;传统文化可以其为载体,进行更灵活的文化传播,创生出一个可持续展现传统文化再生魅力的平台。同时,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3个HTML5设计在传统文化方面的运用案例,得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HTML5设计要遵循清晰性、适度性、传播性的原则。结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他传统文化与HTML5设计相结合,不仅给传统文化搭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再生平台,而且为HTML5设计提供了多元化的素材。结论:本研究表明HTML5设计能增益于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化话语体系建构,以及数字文化传播的方法论拓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现代媒介进行传播再生提供新思路;亦能帮助设计师提炼传统文化设计点,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关系,并且在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HTML5技术的结合中寻求合适的视觉风格,为用户呈现完整、画面和谐的作品,使互动形式与内容相契合。
关 键 词:“非遗” H5设计 传统文化 “非遗”数字化 文化传播
分 类 号:G127[文化科学] TP393.0[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