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遗音集》与清季民初的词史演进  被引量:1

The Collection of Remaining Sounds of the Vast Ocea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 lyric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建楠 Peng Jiannan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出  处:《学术研究》2023年第10期169-176,共8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清词选本研究”(19YJC75103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清季民初士大夫词人在为世所遗的境遇中产生对“末世之悲”母题的集体认同,并吸收“意内言外”的理论资源而生成反复刻意言说与不可言说、不必言说两种相反相成的书写范式,完成常州词派阐释学与词体创作的实质对接,朱祖谋纂《沧海遗音集》集士人同道之作,是一时创作风会与集体范式形成的表征。但伴随近代新旧思潮的激烈碰撞,士大夫词人也面临末世之悲的母题消解及范式空洞化的危机。与此同时,词坛也活跃着更加多元的创作力量,进行个性化的书写实践。朱祖谋赞赏陈洵后期词作的直写心素,及陈曾寿词的即事会心,甚至部分弥合了与王国维的分歧,体现了他对个性化书写的观照和思考。集体性与个性起伏消长间的张力,推动了清季民初词史的承续发展。

关 键 词:《沧海遗音集》 清季民初 词史 母题 范式 

分 类 号:I207.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