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视域下川南苗族进入地方高校的路径探析——以宜宾地区苗族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洁 苟雯洋 

机构地区:[1]宜宾学院国际教育学部,四川宜宾644000

出  处:《教育与研究(环宇)》2021年第2期58-61,共4页

基  金: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学院资助项目,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省级)“川苗非遗文化体验项目”(项目编号:S20201064111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川南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因此保护与传承好川南苗族文化势在必行。而地方高校由于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对于民族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人才、教育和技术的优势。本文以宜宾市高校为例,从苗族文化与高校合作现有基础,现状问题以及必要性入手,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密切宜宾地区民族非遗文化于高校之间的交流,更好地保护民族非遗文化。

关 键 词:川南苗族 非遗文化 高校 传承与保护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