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卟啉单胞菌外膜囊泡对牙周炎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愉 曹牛奔 刘笑梦 于维先[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吉林省牙发育及颌骨重塑与再生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1

出  处:《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23年第5期339-344,共6页Journal of Modern Stomatology

基  金:吉林省财政厅科技项目(JCSZ2021893-22)。

摘  要: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结缔组织破坏,牙槽骨吸收,最终导致牙齿脱落。革兰氏阴性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是牙周炎的主要病原菌[1]。研究发现,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在生长过程中能够通过外膜的囊泡化产生一种直径约50~250 nm的球形双层膜状结构,称为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OMVs主要含有磷脂、脂多糖、外膜和周浆间隙的蛋白质、核酸、酶和毒力因子等,在生物分子的传递、细胞间相互作用、生物膜形成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3]。

关 键 词:牙槽骨吸收 慢性炎症性疾病 牙齿脱落 牙龈卟啉单胞菌 外膜囊泡 革兰氏阴性菌 牙周炎 免疫调节 

分 类 号:R781.4[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