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江淀淀[1] 崔妙玲[2] 李惠颜 陈泉芳[1] JIANG Diandian;CUI Miaoling;LI Huiyan;CHEN Quanfang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广西南宁530021 [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广西南宁530021 [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广西南宁530021
出 处:《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3年第6期452-456,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基 金: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S2021104)。
摘 要:肺癌是我国及世界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1]。全球癌症流行病学数据库(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GLOBOCAN)[2]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肺癌发病数占全球的37%,死亡数占39.8%,且多数肺癌患者诊断以临床晚期为主,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3]。就医延迟为患者首次发现症状或不适后未及时就诊于医疗机构的行为,肿瘤患者延迟就医时间≥3个月则界定为有研究意义的延迟时间[4],我国癌症患者就医延迟发生率在25.93%~62.50%之间[4],而肺癌患者就医延迟发生率达到75.14%[5],对其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均有较大影响[6]。研究表明,早期诊断的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大于80%,而延迟诊断的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仅为13%,且生活质量大大降低[7]。葡萄牙的Borges等[8]指出就医延迟会明显增加肺癌患者的疾病痛苦和死亡风险。因此,尽早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探索适用于我国肺癌高危患者的筛查管理路径和早诊早治策略,对提高肺癌防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当前国内外肺癌患者就医延迟的发生现状、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就医延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