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超[1] ZHANG Chao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4
出 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26-38,共13页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社会工作服务第三方评估及其外溢性研究”(项目编号:21BSH12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鸿沟,实践智慧是弥合理论与实践之间张力的桥梁,是建构社会工作知识系统与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对社会工作实践智慧进行研究有其必要性。本文重新阐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认为无论是做理论还是搞实践,都应避免理论思维与实践思维的相互僭越,基于此,对实践智慧进行界定。实践智慧与实践主体之间密不可分,明确社会工作实践智慧的主体以及主体间的关系,是探究社会工作实践智慧生成机制的重要前提。“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境与“历时性”的实践场域为社会工作实践主体提供从直觉到经验的积累,共同推动社会工作实践智慧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实践智慧的引领,理论指导能够落实于“好的实践”,实践得以验证或修正理论。作为社会工作实践智慧生成机制的关键因素,实践主体与情境在互动中共同促使社会工作实践智慧的生成、使用与不断更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