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恒 侯宇川[1] Liu Heng;Hou Yuchuan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泌尿外一科,长春130000
出 处:《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23年第5期445-451,共7页Chinese Journal of Endourology(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3281)。
摘 要: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是我国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高位。大约75%的BC患者最初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1]。现阶段,临床上针对NMIBC的主要治疗方式仍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再辅以膀胱内灌注治疗来抑制NMIBC的复发和进展。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纳米科技的进一步开发,常规灌注药物与基于纳米材料的灌注药物均得到了不错的发展。现对目前应用于NMIBC术后灌注治疗的各类新型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关 键 词:膀胱肿瘤 灌注治疗 化疗 免疫制剂 纳米材料 卡介苗 血蓝蛋白 抗体偶联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 基因治疗 溶瘤病毒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