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霖映
机构地区:[1]怀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怀化418008
出 处:《今古文创》2023年第40期70-73,共4页
摘 要:孝有本义延义仿义,本义的孝是善待父母。周公倡尊尊亲亲。孔子批评(五不孝之类的)世俗孝道观之关注赡养几个事,他超越个事思维,开创类事分级思维;孔子三孝观高低序列是敬——爱(喜欢)——赡养。曾子有发展,“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此亲指父亲母亲;敬是尊而恭诚,属积极的尊;弗辱应该指弗玷辱即防止连累;孟子发展养论),这是位势高低的视角(身份高位论尊,人际论防连累,情势弱位论养);广义三级孝序一体两面,反面为“不孝有三:大不孝不尊亲,其次玷辱即不防连累,其下不养”。尊重:积极用法是仰视级的地位看重;要尊重他人等劝导语里的尊重是消极用法,指自制性的地位看重,即惜重,此尊指惜。广义养可分赡养、护养、照养。——孟子在《离娄上》第19章辩护曾子事亲,其实是纠正曾子在“孝有三”语段里的谦虚自评,即接谈“孝有三”话题;再在第26章说“不孝有三”,相距仅193字;它必定正反对称:语境确证这个“无X”的意思是尊亲之反面即无尊。——类事排序的位势三孝观与个事排序的轻重百孝观(反面是:不孝事多,伤虐事重,弑亲最大),视角可互补。赵岐“三不孝”是误解。三字从来不虚指多(几非多),更不能指很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