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寿快乐 春晖永绽 “地热大家”系乡梓 华堂偕老 后福无疆 “莼鲈之思”哺教育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渝生[1,2,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 [2]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 [3]中国科普产学研创新联盟

出  处:《中国科技教育》2023年第10期76-77,共2页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Education

摘  要:88年前的1935年10月11日,汪集旸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吴江县严墓镇(今苏州吴江市铜罗镇)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于1932年在东吴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杭州两浙盐务管理局工作;母亲是上海浦东人,从苏州女子师范毕业后曾在吴江县严墓镇国民中心小学教书。1937年“七七”事变后,汪集旸随父母举家内迁到昆明。1945年抗战胜利后,汪集旸又迁回杭州,进了杭州市的一所私立学校宗文中学,念了不到3个月就得了一场伤寒症,险些把小命送掉。休学1年身体恢复后,进家乡最好的中学——育英中学(现名震泽中学)。

关 键 词:中心小学 私立学校 知识分子家庭 盐务管理局 一所 育英中学 东吴大学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