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丹华[1] 王建六[2] Shen Danhua;Wang Jianliu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44 [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北京100044
出 处:《中华妇产科杂志》2023年第10期729-732,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变迁,强调了推广应用分子分型对于子宫内膜癌治疗及预后的重要性并结合本期重点号栏目发表的论著,阐述了不同分子分型检测技术之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以及结果判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正确应用分子分型除了可以很好地指导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判断,近年在临床治疗中的一些新的拓展应用也值得关注,例如:对于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临床手术入路等的评估价值。本文还强调,分子分型并不完美,在应用时传统的组织病理形态不能丢弃,将传统的病理形态学诊断与现代分子技术相结合,方能更好地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以及恰当的个体化治疗。随着分子分型的推广应用,国内需要更大范围地开展多中心研究,并应建立临床、病理以及相关学科等多学科团队协作的诊疗团队,就分型特征、临床后续放化疗以及免疫治疗方案的选择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使分子分型能真正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治带来进步,让患者受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