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闵江涛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3599 [2]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出 处:《东岳论丛》2023年第10期124-129,共6页DongYue Tribune
基 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招标项目“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地方实践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AZD002)
摘 要:人工智能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对其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具体到现实社会,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产品更加智能化、服务更加便捷化,同时人工智能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之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但就现实来看,人工智能发展中仍面临不少问题,集中表现为生产力应用领域受限、伦理道德规约存在缺位、人工智能与生态生产力矛盾突出和人工智能服务资本增值.有鉴于此,为了推动人工智能更好赋能新时代,必须多方联动、齐头并进,这就要求坚持和谐共生,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发展;增强道德约束,实现智能体高质量发展;突破领域局限,实现行业之间协同发展;加强应用实践,服务于美好生活的创建,从这四个方面推动人工智能朝着健康、安全方向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