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观

作品数:143被引量:10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温莲香张均德张佐友倪志安倪伟波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济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力观及其对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启示
《求知》2025年第1期58-60,共3页刘敏敏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1845年秋至1846年5月间合作完成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在书中,他们不仅深入剖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原理,而且从“人的能力”“作为共同活动方式本身的力量”“人的自主活动力量”三个...
关键词:共同活动方式 辩证运动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与恩格斯 生产力观 里程碑意义 内涵与外延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科技与生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鲜明底色——评《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研究:科技与生态的双重意蕴》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刘春洁 
在马克思恩格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生产力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科技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又是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理论提出以来,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内容。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
关键词:生产力理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生产力 生产力观 生态生产力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绿色转型 双重意蕴 
重点推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蒋永穆 
王樊的《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内在要求与时代价值》一文指出,精准把握新质生产力,要从生成逻辑、内在要求和时代价值角度切入理解。新质生产力,从生成视角看,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在要求看,是实现高水...
关键词:自立自强 现实逻辑 精准把握 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产力观 绿色发展理念 生成逻辑 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质生产力观生成的三维逻辑
《福建理工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416-423,430,共9页汤载宁 余思新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FJ2022B006)。
中国共产党新质生产力观内涵丰富,其生成受到中国古代朴素“生产力观”、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三个方面既各有侧重,又彼此存在关联,具有理论的逻辑自洽性。中国共产党新质生产力观是百年来...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生产力观 生成逻辑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和时代性
《理论导报》2024年第8期24-26,共3页李灵彦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和布局回答了新时代应如何实现生产力的提升及其发展路径的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重大创新和发展,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发展路径 生产力理论 马克思主义 深刻认识 生产力观 创新性 时代性 
关于新质生产力发展路线图的思考(上)--新质生产力结构要素提升和发展路径实施路线的分析研究
《中国高新区》2024年第6期129-134,共6页王羽 
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新阶段的理论和概念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深刻理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在理论维度上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同时也展示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生产力结构 创新和实践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发展路线图 理论维度 生产力观 发展新阶段 
新时代生态生产力观的特色产业创新模式研究——以三江源区特色资源利用为例被引量:1
《生态经济》2023年第12期214-221,共8页洪志生 余文梦 夏翠珍 周立华 
中国科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研究专项“三江源国家公园民生改善模式研发及技术集成”(LHZX-2020-09)。
当前,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需求提升了生态生产力的价值位势。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数字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进步改变了生态生产力要素基础。生态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薄弱的三江源地区将有更大优势释放生态生产力,实...
关键词:生态生产力 三江源区 产业创新模式 特色资源 特色产业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视域下人工智能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被引量:4
《东岳论丛》2023年第10期124-129,共6页闵江涛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招标项目“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地方实践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AZD002)
人工智能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对其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具体到现实社会,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产品更加智能化、服务更加便捷化,同时人工智能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观 人工智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的四重超越被引量:3
《理论探索》2021年第6期20-24,共5页顾世春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新一轮科技革命对共享发展理念落实的双重效应与应对研究”(lnjc202022),主持人顾世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生态文明思想的精华。在自然观上坚持实践的整体论,超越了分立论的自然观;在发展观上倡导互促论,超越了对立论的发展观;在生产力观上强调生态就是生产力,超越了征服论的生产力观;在价值观上坚持以人为本,超越...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自然观 发展观 生产力观 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人的生产力观
《党史博采(下)》2021年第9期20-22,共3页卓琳 黄竞贤 
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十分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从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到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提...
关键词:生产力 社会主义 改革 科学技术 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