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创伤、父母教育方式及人格易感性与MDD-SI患者无望感和心理痛苦的相关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汤竹影 王道梅 严梦姣 

机构地区:[1]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杭州311100

出  处:《现代实用医学》2023年第10期1322-1325,共4页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抑郁障碍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情感障碍疾病总称,其包括抑郁症、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物质/药品源性抑郁障碍及躯体源性抑郁障碍等。准确识别自杀意念,寻找与之相关的因素并尽早加以干预,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管理的重点内容。完善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学评估,可以有效辅助病情诊断与干预的实施,美国精神病学会(APA)推荐的自杀风险评估涵盖精神疾病家族史、自身精神疾病治疗史、评估期精神疾病状态、追溯目前的应激源、个体优势及保护性因素等[1]。

关 键 词:重度抑郁 自杀意念 童年创伤 父母教育 人格 无望感 

分 类 号:R749[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