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廖莹 武月琴[2] 徐雨夏 LIAO Ying;WU Yue-qin;XU Yu-xia
机构地区:[1]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618030 [2]西华大学,四川成都610039 [3]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100
出 处:《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67-74,共8页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of Arts
基 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产业视野下成都漆艺组织的演进研究”(GYSJ2021-004);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适应、演进与重构:作为手工艺产业的成都漆器”(YJ2023SK-06)阶段性成果。
摘 要:清末至今,成都漆器出现过多种生产组织形式,其演变与发展受到社会与经济结构、文化与产业环境等的影响。为适应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型,成都漆艺开始主动转变组织形式、融合多元参与主体、重塑从业者的生产身份。成都漆艺组织从民间作坊走向现代企业,其演进过程中的社会形式、经济状况、审美倾向和髹漆技艺等是几个重要影响因素。组织形式的变化调整,是产业适应上述环境的重要表现,保障了生产的盈收,维持了工匠的生存,进而保证髹漆技艺的传承。此变化是实现成都漆艺文化与经济价值并存发展、地方民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