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钱屏匀 Qian Pingyun
机构地区:[1]上海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中国比较文学》2023年第3期271-275,共5页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摘 要:一、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研究三部曲出版在汉籍西传的近百年间,从传教士到外交官再到汉学家,西方译者始终是书写这段历史的中坚力量。这一群体在数量上虽不庞大,但长期位居译介话语中心,影响深远。那么,除去母语优势加持之外,汉学家译者的译文形态究竟有何独到之处?他们翻译中国文化的动机是什么?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与中国本土译者的根本差异在何处?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他们在迻译汉籍过程中产生了哪些误读与偏见?这些误译真的一无是处吗?研究汉学家英译中国文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如何公平公正地衡量和评价汉学家对中国文学译介的贡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