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军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年第22期4230-4233,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摘 要: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和腰椎穿刺间断释放脑脊液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入院的74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蛛网膜下腔内血性脑脊液清除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对照组采用腰椎穿刺间断释放脑脊液,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预后情况、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以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预后良好[改良Rankin评分(mRS)30 d评分0~2分]病人3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5例,P<0.05)。观察组出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5例,对照组13例(P<0.05)。术后1、3、7、10、14 d,观察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121.89±20.47)cm/s、(126.89±20.25)cm/s、(117.32±12.14)cm/s、(111.81±11.64)cm/s、(105.24±11.15)cm/s,对照组分别为(122.97±19.30)cm/s、(126.68±25.74)cm/s、(139.95±23.25)cm/s、(127.97±20.81)cm/s、(114.84±22.32)cm/s。术后1、3 d两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接近(P>0.05),但术后7、10、14 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血性脑脊液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与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相比,可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或减轻其严重程度。
关 键 词: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腰大池引流 腰椎穿刺
分 类 号:R743.35[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2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