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雷园园 Lei Yuanyuan
机构地区:[1]北京服装学院,北京100029
出 处:《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28-34,共7页Journal of Hebei Y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College
基 金:北京服装学院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探赜”(NHFZ20230129)。
摘 要:马克思的权利思想蕴含丰富的哲理意蕴,为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提供重要的思考方式。马克思权利思想基于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的人性揭示了权利的社会性特质及其价值旨归,并指出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权利义务作为对立统一的整体在社会总量相等的基础上不断趋向动态平衡。网络社会的崛起为当代大学生权利的充分实现开辟了新渠道,而虚实之间的颠倒和翻转也在挑战大学生信息获取或表达时的权利底线。如何在去中心化的网络交往中规范大学生的行为,马克思关于权利的基点、价值指向和实现路径等思想为规范网络知识权力、培育大学生权利意识以及实现大学生网络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提供了理论指引。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