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制作中的阴阳观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天驰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

出  处:《乐器》2023年第11期12-15,共4页Musical Instrument Magazine

摘  要:“阴阳”一词源于古人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其对琴学文化的发展影响至深,从古人的斫琴观中可见微知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古琴阴阳材者,葢桐木面阳日照者为阳,不面日者为阴。”[1]古人常以太阳的向背来解释阴阳,面向太阳的方向称之为阳,背对太阳的方向称之为阴,这是古人对于阴阳最为朴素的一种解释。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2];南宋刘籍《琴议篇》“形象天地,气包阴阳。”

关 键 词:黄帝内经 阴阳观 中国古代哲学 天地之道 自然万物 洞天清录 素问 见微知著 

分 类 号:J632.31[艺术—音乐] TS953.2[轻工技术与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