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境”与“筑境”:当代人文通识教育“本土化”范式之思——评《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维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2]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人文教研室 [3]湖北工业大学国学研究教育中心

出  处:《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11期I0033-I0033,共1页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摘  要:人类现代化的历程伴随着科学精神: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普遍,由差异到同一,由变化到永恒,由具体到抽象……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当代人越来越醉心于经济与科学追求,热衷于主客关系的模式。早在18、19世纪,西方先知而敏感的诗人哲人们,就在吟咏与呼唤“充满劳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如今,对于科学与人文均衡发展的呼唤,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张世英先生在《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一书中,认为当代哲学的希望在于高级的“天人合一”境界,即一种经历了现代科技文明洗礼的“天人合一”境界。这启示我们在物化文明与技术主义高度发达的今天,要思考当代人文精神的重建与人文教育的新方向。

关 键 词:人文教育 张世英 主客关系 澄明之境 诗意地栖居 天人合一 人文通识教育 均衡发展 

分 类 号:B0-4[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