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脏元真通畅”论调气机、和血脉辨治心悸思路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梦文 高昭 曾静 吕品[1] 王稼心 提桂香[1]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2]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北京100191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年第11期1938-1941,共4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CI2021A03009);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ZZ11-032)。

摘  要:《金匮要略》首次提出“惊悸”,是心悸最主要的相关病名。《素问·玉机真藏论篇》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有关心悸的证、因、脉、治与五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肺失治节、肝失疏泄、脾胃枢机不利、心肾水火不济均会导致心悸的发生,心悸其病位在心,但病因病机复杂,五脏六腑皆可令人心悸。临床辨治时基于“五脏元真通畅”理论,调整脏腑气化功能,使得人体一气周流,升降出入有序,气机畅、血脉和,则五脏安定、心悸自平。

关 键 词:心悸 元真通畅 气机 血脉 脏腑辨证 

分 类 号:R229[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