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社会中的文化坚守——东至花灯舞的文化社会学阐释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程凯[1] 包涵 

机构地区:[1]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2]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出  处:《池州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95-97,共3页Journal of Chizhou University

基  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9A0409);池州学院一流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czxyylxk05)。

摘  要:安徽的东至花灯舞种类较多,目前遗存于世的主要有“五猖太平灯”“六兽灯”“磨盘灯”“八仙过海灯”等,是皖南山民在长期劳作、休憩过程中创造与传承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至花灯舞蕴含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了解地方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平台。通过大量田野调查,分析了扎根乡土社会中的东至花灯舞遭遇的文化变迁与传承困境,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东至花灯舞传承过程中的文化信仰,为能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非遗提供学术参考。

关 键 词:乡土社会 东至花灯舞 文化坚守 文化社会学 

分 类 号:J722.212[艺术—舞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