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个行”的内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大历史观诠释  被引量:5

On the Inherent Logic of the "Dual Effectiveness":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from the Great Historical Perspectiv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燕晓 Liang Yanxiao

机构地区:[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出  处:《哲学研究》2023年第10期5-13,共9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  金: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青年科研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与西式民主比较研究”(编号2022QN02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行”的新论断。“两个行”所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原因在于,既遵循了“行”的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创造了“行”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以特殊性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同时,在“遵循”与“创造”的守正创新中亦探索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前一个“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普遍性,后一个“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两者的统一只有在大历史观的视域下方能得到系统解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非是“反对《资本论》的革命”或新自由主义道路,而是执行马克思晚年“政治遗嘱”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行”的守正性产物,也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创新性产物。

关 键 词:“两个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大历史观 普遍性 特殊性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