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利萍
出 处:《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年第10期1192-1195,共4页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寻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有关措施的开展。方法研究对象均选自2020年01月-2023年0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对象均采取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根据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发生情况分组,并对比发生与未发生患者基线资料与实验室指标,探寻可能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结果入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发生血管再闭塞45例,发生率45.00%(45/100),将其纳入发生组,其余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未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相比,发生组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占比较高,发生组患者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发病到溶栓治疗时间长、溶栓前血清D-二聚体(D-D)、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sTREM-1(sTREM-1)表达较高(P<0.05);组间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资料比较(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溶栓前NIHSS评分较高、发病到溶栓治疗时间较长及溶栓前血清D-D、sTREM-1过表达均可能是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溶栓前NIHSS评分较高、发病到溶栓治疗时间较长及溶栓前血清D-D、sTREM-1过表达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发生风险高有关。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6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