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彬彬[1] YAO Binbin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58-170,共13页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周易》诠释与清代新义理学的思想源流”(21FZXB015)。
摘 要:清代学术于今古文经说的对立意识肇端于19世纪以后的今文经学倡导者刘逢禄等对古文经学的攻讦,并在晚清以降成为重要思想议题。周予同基于廖平对于今古文经学不同宗旨的辨析,分判二家对立观念之要点,当代学界对其说提出颇多异议。回顾汉代经学今古文经说的实际情况,可见当时在有关观念上二家虽尚未形成非此即彼的分野,但已蕴含了一定倾向性。这些倾向虽被清代今文经师们逐渐绝对化了,但并不能完全否定这些倾向本身的存在。乾嘉学派对于东汉古文经师的历史主义倾向的认同奠定了其发展走向,同时历史主义亦构成清代乾嘉学派的思想底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7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