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中的意象探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帅群 

机构地区:[1]西安太白学校

出  处:《西部教育研究(陕西)》2023年第11期60-61,共2页

摘  要:《归去来兮辞》的创作受到过佛教思想的影响,其中“想象还家”的场面就构自佛教禅经,所以陶渊明一定是要追求“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是有隐逸情结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在古代,“径”这一意象,很多文人会选择使用,例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和“青苔生满路,人迹至应稀”,古人大多认为循着路就可以找到“道”,这种“道”象征着希望。所以陶渊明说“径荒”,其实也是希望破灭。鲁迅说,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径”的选择,诗人有特意的构思。

关 键 词:《归去来兮辞》 隐逸情结 质性自然 寒山 佛教思想 陶渊明 三径 意象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