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云雁[1] WU Yunyan
机构地区:[1]江汉大学商学院,武汉430056
出 处:《江汉学术》2023年第6期118-128,共11页JIANGHAN ACADEMIC
基 金: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发展中心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新文科教育模式创新研究”(2021ITA02006)。
摘 要:资源稀释论认为,孩子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带给每个孩子的时间、金钱等资源相对减少,进而对教育获得不利。但研究发现资源稀释主要是受制于经济与社会阶层的外在结构力量,就生育数量而言,只有子女超过3人及以上的情形下才会出现明显的资源稀释。这就提示我们,从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一个家庭理想的生育子女数量是2,不是1也不是3。因此,生育年龄段人口的生育意愿与教育关系的命题应当得到关注:一是考虑资源稀释的结构制约,国家应加强城乡教育资源的协调与平等,进一步降低教育对家庭资源的依赖;二是摒弃人口负担论及多子生育观,鼓励双子女家庭的均衡替代观。
关 键 词:资源稀释 子女数量 教育质量 生育文化 自主生育 生育意愿
分 类 号:F062.2[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