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诗歌“化身梅”范式的建立及后世影响  被引量:1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aradigm of“Embodied Plum”(Huashen Mei)in Lu You’s Poems and its Influence on Later Tim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小荣 LI Xiao-rong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福州350007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37-46,共10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陆游咏梅创作前后持续50余年,其取材方式、思想表达常与佛教相联系,这既是受到家族佛教信仰、诗学师承两种传统的影响所致,更和陆游一生好结交禅僧的社会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特别是淳熙五年(1178)秋松源崇岳禅师对他的印可,奠定了他此后特殊“寻梅眼”的观物审美方式。再经24年的禅修实践和创作积淀,至嘉泰二年(1202)春,终于以超越前贤的创新意识,融汇“三时论门”“六根互用”和松源禅系的“华严意蕴”等多种佛教思想以及佛教文学的因子,创建了在明末清初以降具有深远影响的咏梅范式——“化身梅”。后世咏梅接受该范式影响的文本表现方式,主要有正引、反引、诗意图和组合型等四大类。

关 键 词:陆游诗歌 化身梅 范式 后世影响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