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判书中的审判推“理”模式及其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平[1]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  处:《法律史评论》2023年第2期15-42,共28页Legal History Review

摘  要:传统中国的审判推“理”迥异于现代西方式法律推理,但却与当下中国法官审判思路具有相关性。以唐代判书为例管窥,可析分出推理模式框架为“问(查)明事实—析理—辨理—权理—案验律文—权断—裁判”。推断过程以说“理”为中心,关键在辨明事实中所含之事理、伦理、法理、情理等殊理,通过行“权”(权变)以解决其中存在的诸理不洽、冲突,进而做出最合理的裁判。审判不必完全依照法条,法律以法理的形式参与其中,扮演“殊理”之一的角色,成为权理、权断时的参考项。以上模式虽不同于当下对法官依“法”判案的原则性要求,但却同样可以维系社会秩序,且能更好地顺应国人的价值诉求并化解社会矛盾,可以之观照当前日益多见于判决的天理、人情等表述和诉求并为之进一步规范提供启发。

关 键 词:审判推理   判书 司法 

分 类 号:D929[政治法律—法学] K24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