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向民[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与文化研究所暨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1期63-65,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中国崛起、知识生产与中国政治学的概念建构近年来中国政治学界建制性概念的涌现,从属于范围更大、中国社会科学诸学科领域参与的话语转型。以“何为中国”为题的史学与社会科学著作越来越多。在具体议题上,越来越多的论文与著作超越了“性”“感”的呼吁式写作与概念辨析,聚焦中层研究,从史料或现实经验出发,重新阐释传统中国的政治概念,发现现代中国日常话语中的观念意涵,建构中国解释的理论概念。更重要的是,这些建制性概念呈现出一种整体态势:将“中国”作为分析性概念使用,形成“何为中国”的解释性政治知识。中国政治学发生了有别于既往全盘西化的“内在转向”:中西之间转向中国,古今之间转向中国传统知识,试图从传统中国理解现代中国的政治演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24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