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延安大学,陕西延安716000
出 处:《今古文创》2023年第45期119-121,共3页
摘 要:译者主体性是翻译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点,它涉及译者在翻译实践活动中的自由程度。该种自由建立在尊重原作者和原语文本的基础之上,可以说,除了原作者和原语文本以外,译者的自由程度是影响译本质量最为核心的要素。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较之其他文本更甚,译者需要一定的创造性去诠释自身所理解的原语文本,再将所理解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呈现给译入语读者。诚然,文学翻译也是要以忠实为前提的,但译者不可能完全做到对原语文本的完美复刻,因此,本文着重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定位这一问题,即创造性与忠实——译者主体性的限制与自由度的对立统一在译者主体性层面的体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