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被引量:1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cluster analysis of main agronomic traits of Tartary buckwheat hybrid offspri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春花 吴晗 加央多拉 黄金亮 崔龙 王春龙[1] 田娟[1] 孙墨可 郭来春[1] 魏黎明[1] 任长忠[1] Li Chunhua

机构地区:[1]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吉林白城137000 [2]吉林省敦化市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吉林敦化133700 [3]吉林省龙井市老头沟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龙井1334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22期94-100,共7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860412);白城市指导性科技发展计划(编号:202210);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07)。

摘  要:为给高产优质苦荞杂交后代株系选育提供参考,对差异较大的2个苦荞品种杂交后代的14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株粒数和株粒质量的变异系数较大(>60%),籽粒面积、籽粒周长、长宽比、籽粒长、籽粒宽、籽粒圆度、千粒质量的变异系数较小(<10%);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型性状之间、株型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状之间、产量相关性状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而株型相关性状与籽粒相关性状之间,籽粒相关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状(除千粒质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14个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即株型因子、籽粒质量因子、籽粒形状因子、产量因子,以上因子提供的信息量占总信息量的80.878%,能概括农艺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通过14个农艺性状指标,对236株杂交后代进行聚类分析,可划分为株型性状和产量性状平均值较小的偏长粒形、株型性状和产量性状平均值为中等的长粒形、株型性状和产量性状平均值最大的偏短粒形、株型性状和产量性状平均值为中等的短粒形、株型性状和产量性状平均值较小的偏短粒形等5类。本研究结果可为苦荞育种材料的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苦荞 农艺性状 杂交后代 表型相关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分 类 号:S517.035.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