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视角主义”对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超越  

Nietzsche's“Perspectivism”and Its Transcendence of Optimism and Pessimism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卫国[1] Zhao Weiguo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119

出  处:《求索》2023年第6期73-80,共8页Seeker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尼采生命发生学视角中海德格尔存在发生学的限度”(项目编号:20XZX014)。

摘  要:无论是莱布尼茨对最好世界的断定,还是叔本华对最坏世界的描述,都是基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视角。世界在这种视角中被分裂为感性与超感性领域,个体之间、个体与普遍之间的矛盾随之产生,同时也产生了和解的需求。二者对世界抱有悲观或乐观态度,依形而上学对于矛盾能否及如何解决的独断阐释而表现出随意性。在尼采的生命发生学视角中,基于柏拉图主义二元结构推导出来的悲观或乐观被克服了,分裂了的个体与普遍的对立关系,转化为视角中强力意志此消彼长与生命主体生成流变的同构关系。自然而然的快乐的生命流动,替代了人为制造的痛苦的个体“超越”。乐观与悲观主义的交替变迁,折射出西方形而上学的根本缺陷及其克服的路径。

关 键 词:视角 单子 意志 悲观主义 乐观主义 

分 类 号:B516.47[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