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东洋[1] Wang Dongyang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10期121-132,共12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FZSB028);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2022XWH215)。
摘 要:“五胡”君主在建国称帝的进程中,为突破“夷狄不足为君论”的束缚,努力寻求新的政治资源,积极建构并宣扬对己有利的正统论:其一,“帝王无常论”与“惟德所授论”;其二,“夷狄”与华夏同源共祖,无须再辨“华夷之异”;其三,据有华夏两都,已为“中国帝王”。由“王”“天王”向“皇帝”名号转变的过程,是“夷狄不足为君论”破产的过程,也是“五胡”首领由“臣”向“君”身份蝶变的过程,更是十六国政权由割据僭越转为华夏正统的过程。在天命与正统的获取上,夷夏处于平等地位,胡汉皆可为帝王,“五胡”君主也是大一统王朝的继承者与再造者,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大一统思想的拓展,这对于促进南北朝胡汉民族认同、加速民族大融合、增强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缔造隋唐大一统王朝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