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乌日汉 Wu Rihan
机构地区:[1]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出 处:《曹雪芹研究》2023年第4期168-179,共12页Caoxueqin Studies
摘 要:清代蒙古族文人哈斯宝着眼于蒙汉文论的“文”与“意”命题,指出《红楼梦》“从一诗一词到谜语戏言都有深意微旨”,强调读者应深观曹雪芹微妙的旨趣。《红楼梦》早期脂批提出了“文虽浅近,其意则深”乃“一部书之总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红楼梦》不再是人们找寻零碎史事来附会,或曹雪芹自传体的文本,而是“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的文本。哈斯宝一面深刻审视了《红楼梦》所反映的正邪善恶斗争的实质,认为《红楼梦》是写忠臣义士遇到奸佞当道,不能尽忠济民,无奈之余写的一部泄恨书愤的书。另一方面,他意识到了《红楼梦》文本内涵的多元深层性,旨在引导后世读者创造性地对曹雪芹言而未言的空白进行补充和完善。这不仅丰富了读者“深观其意”的审美经验,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延续了“某一文本的解读历史会积淀成优良传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16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