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恒倩
机构地区:[1]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
出 处:《上海建桥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67-70,共4页Journal of Shanghai Jian Qiao University
摘 要:近年来,面部识别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有些居民小区的门禁系统也使用面部识别技术,进入居民小区的人员需通过刷脸识别;在各大超市推行人脸支付功能;等等。在这一科技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并提供诸多方便的今天,颇为敏感的人脸信息也被置于风险之地。不同于一般的个人信息,个人面部识别信息具有高度可识别性、难以修改性、易于获得性等特点,因此如果私人信息遭遇泄漏,或者遭到不当使用,极易造成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人身利益遭到侵犯或者受到不公平对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挽回。所以,关于个人面部识别信息的获取与利用,不管出于公共治理目的或者商务目的,都需要高度谨慎。而当前我国立法标准中并没有对个人面部信息内容予以充分关注。本文通过明确个人面部识别信息的基本含义和特点,提出保护个人面部信息的法律基础,为建立个人面部识别信息的法律保障体系提供一些参考。
关 键 词:面部识别 大数据时代 信息内容 居民小区 门禁系统 可识别性 私人信息 支付功能
分 类 号:TP3[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