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洁茹[1] 张霞燕[1] 徐艳艳[1] 田伟强[1] 骆松梅[1]
机构地区:[1]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323000
出 处:《浙江临床医学》2023年第11期1712-1714,共3页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基 金:丽水市科技局药学会专项资助项目(2022SJZC071)。
摘 要:胃肠道功能正常(或部分正常)的重症患者由于药物镇静等因素,无法自主进食,但长期禁食可引起肠屏障功能损害,细菌和毒素移位,引发肠源性感染加重病情,管饲是较多患者重要的肠内营养和口服药物的给药途径[1-2]。对于无法耐受肠内营养的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肠外营养治疗在疾病治疗中起重要作用[3]。在营养不良患者的疾病治疗过程中,无论是使用肠内营养还是肠外营养,都会涉及到疾病复杂、营养治疗的选择、管饲给药操作方法不明确、药物品类众多且影响药物药代动力学因素众多、药物间可能相互作用多等问题,导致医护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较多不规范现象[4]。因此,药师需要根据自身药学专业特长,协助医护人员共同制定最合适的营养治疗方案,加速患者康复。本文通过药师参与4例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医嘱重整案例,总结药学临床思维,提出药学建议,探讨药师如何在营养治疗中发挥作用,协助医护人员制定更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5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