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与庐山佛教之关系新探  

A New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 Yuanming and Lushan Buddhism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范子烨[1] Fan Ziye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出  处:《学术交流》2023年第10期170-180,共11页Academic Exchange

摘  要:陶渊明与庐山佛教的关系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陶渊明批评和拒斥庐山佛教阶段,以《饮酒》二十首其二为主要标志;二是庐山僧侣批评陶渊明的阶段,以庐山诸沙弥《观化决疑诗》为主要标志。慧远是我国第一个把印度佛教思想和中国传统报应观念结合起来加以阐发并使之中国化的高僧,而因果报应之说乃中土佛家的根本教义。陶渊明《饮酒》诗其二直接批判庐山佛教的果报论,《乞食》诗以戏谑口吻嘲笑“冥报”之说。陶诗浸染着时代思潮乃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陶渊明作为一位诗人,抒发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感悟,是其最根本的艺术追求。陶诗并不服务于任何论争,陶渊明也无意与任何人论争。庐山诸沙弥《观化决疑诗》套拟陶渊明创制的“《止酒》体”,批驳陶渊明《形影神》诗,其用意在于讽刺嘲弄陶公,陶公既不笃信《易传》积善之论,更不信奉佛教因果之说。上述陶诗中的思想旨趣,可能都是激发庐山诸沙弥以“《止酒》体”创作《观化决疑诗》的潜在因素。陶渊明与庐山佛教在思想信仰上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故陶渊明不入莲社。

关 键 词:陶渊明 庐山佛教 慧远 因果报应 《止酒体》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