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阿婧斯[1] A Jingsi
出 处:《当代外语研究》2023年第5期185-192,共8页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江格尔》语图互文研究”(编号21CZW060);内蒙古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格斯尔》语图互文研究”(编号2022JBBJ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语象叙事(Ekphrasis)意为“对图像再现的语言再现”,传统关于语象叙事的研究集中在古典学和现代文艺理论领域,但笔者认为对语象叙事的研究需要回归到口头诗学的视域之中,在以蒙古史诗为代表的口头传统中重新理解语象叙事的本质。不同于文本阅读,口头活态的蒙古史诗演述更强调内容的生动直观,语言具有鲜明的图像化的特点,会繁复铺陈地描述如武器、服饰等具体器物。因为口头艺人在即时讲述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语象叙事唤起听众的心理图像,把听众变成观众,强化听众的参与感,在线性的声音时序中构筑空间,为听众创造多元立体的接受体验。但同时语言和图像存在多层次的唤起和悖反关系,艺人的语言图像到听众的心理图像传输存在间隙,个体的心理图像与现实图像也可能存在不一致,同时语言图像会放大现实图像的缺席,而史诗的诗学张力就寄居在语象叙事这种语言和图像的辩证关系之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