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阳缘乐 刘硕 李敏[1] 杨志军[1] 邵晶[1] 梁永林[1] 杨秀娟[1] YANG Yuanle;LIU Shuo;LI Min
出 处:《中医药通报》2023年第10期31-34,共4页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
基 金:甘肃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No.2020-120;No.2019-035);甘肃省“十四五”教育规划课题(No.GS〔2021〕GHB1862,No.GS〔2021〕GHB1904);甘肃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课题(No.YB-201705;No.YBXM-02)。
摘 要:“一气周流”作为黄元御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后人对其阐述颇多,然尚未深入,大多停留在《四圣心源》的中气五行气机上,在其理法方面的系统性研究尚少,当从其源头再探“一气周流”理论结构,方能深刻阐述其学术思想内涵。黄氏提炼《道德经》《易经》中的“天道”规律,并结合岐黄、扁鹊、仲景之学,整合出一气周流气化观。其以中气作为气化中心,并以阴阳规律发散变化万物,又以阴阳规律归化于中气,如此周而复始,此过程中万物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备的气化体系。故本文主要从黄氏中气思想(万物并作、复命归根)、扶阳思想(气运原力)、五运六气思想(周流气象)等进行剖析总结,旨在使其理论更具系统性和具象化,以使临床“一气周流”气化理法体系的运用趋于完善。
关 键 词:周流气运 万物并作 复命归根 周流气象 一气周流
分 类 号:R22[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8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