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裁伪体再论“诗”——lyric的历史演变及观念形态  

No More False Translations and Revisiting the Genre: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Idea of the Lyric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方维规 Fang Weigui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23年第12期5-23,共19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文学”体系中的大概念πο?ησι?(poíēsis:创制;poetry),当表示语言的艺术,即今人所说之“文学”。汉语向来以“诗”或“诗歌”翻译历史文本中的poetry,时常只能带来误读、误解或不解。而同样源于古希腊的诗歌概念lyric,汉译从来都是“抒情诗”,也往往会让人困惑,且不知所以。只因习焉不察,至今无人根究。与戏剧和叙事文学不同,“诗歌”作为独立的文学类型,其历史并不久远。自18世纪晚期起,lyric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它不再只是抒情诗,也是诗歌的总称,此后才形成文学的三大类型,即“lyric/诗”成为戏剧和叙事文学而外的第三种主要文类。从文类概念“lyric/诗”出发,论述其历史演变、观念形态和诗歌独立之路,解析与之相关的概念,可揭示汉译中的术语错位所造成的认知偏差。

关 键 词:叙事文学 文学类型 历史文本 认知偏差 文类 亚里士多德 观念形态 抒情诗 

分 类 号:I052[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