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阴志科[1] Yin Zhike
机构地区:[1]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23年第12期37-50,共14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可感形象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显隐关系构成了一条理解本雅明寄喻的参照线。首先,在《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开篇的《认识批判序言》中,“概念”是一种对物、现象、事件所做的先行判断或者谓述,类似于命名或者审美判断;其次,寄喻的哲学基础是“总体语言”,寄喻首先是语词,暗含着名实同一的创造意味,命名是最原初的活动,寄喻要把隐藏的真理表达为显现的知识;再次,基于“总体语言”观,悲苦剧这一形式本身是表达情感的语词,既是对情感的命名,又净化了情感,悲苦剧在物的语言与人的语言、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进行翻译和转化;最后,包括象形文字、寓意画、文字图像、星丛在内的图像是本雅明寄喻的显现形态,声音则是寄喻的隐藏形态,悲伤是人与自然共有的最原初的、普遍的情感,源自意义追求上的无能为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