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子的“情性建构主义”——兼论“性恶道善”较之“性恶心善”更合荀学大义  

On Xunzi’s“Disposition Constructivism”——“The Bad Nature and Good Dao”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Main Meaning of Xunzi than“the Bad Nature and Good Min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悦笛[1] LIU Yue-di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102

出  处:《邯郸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5-22,共8页Journal of Handan University

摘  要:我们可以将荀子思想定位为一种由外而内的“情性建构主义”,由此可以介入到当今全球哲学的建设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首先,荀子思想有着一致的“情论”,但面对积极与消极之情有着不同的“化情”之路。其次,理解荀子情性思想的一条主流线索,仍在于从“欲恶”“情恶”到“性恶”的一脉相承,性之恶的动源在于情之趋恶,而情之恶的源头则在于欲之趋恶。再次,这种主流的情性论却不能否认荀子的另一条支流线索:“称情而立文”之情乃是中性的情,但并不能由此否定荀子言情主要是就消极之情而言的事实。最后,文本认定“性恶心善”说将荀学心性化了,“性恶道善”论更符合荀学“心合于道”的外在化之路。

关 键 词:情性建构主义 欲恶情恶 消极与积极之情 性恶道善 心合于道 

分 类 号:B222.6[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