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出 处:《当代经济》2024年第1期19-30,共12页Contemporary Economic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传递、公众风险认知和创新投资关系研究,编号:7137218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银行和企业”金融关联网络的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机理、测度模型及防范策略研究,编号:19BJY255。
摘 要: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过载乃至信息爆炸现象已影响消费者正常决策活动,因此而催生的消费者惰性现象日益严重,惰性消费者很可能出现决策延迟,消费者在产品缺货后便会产生后悔行为。深入研究和剖析消费者惰性产生原因和影响结果,不仅为我们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也能为企业营销时间提供参考价值。从有限决策理论出发,根据现状偏好理论、决策回避理论等,构建消费者惰性对取货后悔的理论模型,将决策延迟设为中介变量,转换成本设为调节变量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对收集到的290多份有效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调查表明:一是构成消费者惰性的三个维度中,行为惰性、认知惰性和情感惰性均正向影响缺货后悔;二是决策延迟对行为惰性与缺货后悔的正向关系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对认知惰性与缺货后悔的正向关系中有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对情感惰性与缺货后悔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三是转换成本在认知惰性与缺货后悔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在情感惰性与缺货后悔之间也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基于此,企业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调整推广方式,传递清晰产品信息;关注并避免消费者决策延迟现象,做好信息服务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正确且必要的引导;应通过产品创新、服务质量改善、深度沟通等方式,实现消费者转换成本的提升和品牌认同的目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