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奇(综述) 袁林霖 范志松(审阅)[1]
机构地区:[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出 处:《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23年第11期1021-1026,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基 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No.H2022206523)。
摘 要:近年来,化疗基础上加用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仅可提高晚期胃癌(GC)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而且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然而,目前晚期GC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获益远落后于肺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等实体肿瘤,靶向治疗仍需进一步探索。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治疗靶点如Claudin 18.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RAD3相关蛋白激酶(ATR)被发现在GC细胞中表达,针对这些靶点的药物逐渐在临床治疗中崭露头角,并显示出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阐述晚期GC治疗中靶点的作用机制及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对提高GC的临床治疗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胃癌 Claudin18.2 基质金属蛋白酶 Dickkopf1相关蛋白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RAD3相关蛋白激酶 抗体偶联药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